“广西核物理与核技术重点实验室”2016年10月入选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8年12月认定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围绕“原子核理论研究及核技术应用”为核心内容,依托广西师范大学核物理学科雄厚的基础及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协同广西及国内相关核科学技术有一定优势的大学和科研单位、核技术应用企业,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相关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核物理与核技术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多学科交叉应用的研究,取得创新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利用现代核分析技术开展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生物、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使传统优势学科力量和成果转化为促进区域科技进步的能力,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广西战略发展的产业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国家级区域培养应用物理、核科学与技术、以及多学科交叉应用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通过几年的建设,将实验室发展成为集原子核基础研究、核科学与技术、多学科交叉一体的高水平研究创新基地。同时,进一步探索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建立西南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理论和实验物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平台。
近三年,实验室新增省部级及以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1项,总经费3779.75万元,其中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18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项。共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06篇。出版中文论著/教材5部。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3项。ESI学科排名从之前的~0.5到现在的0.75,取得了显著成果。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1人,其中博士学位人员45人,占比75%;具有海(境)外经历人员20人,占比33%。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占比63%,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称号4人;有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八桂学者” 、广西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广西高层次人才、广西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广西“杰青”、广西高校卓越学者等各类称号15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西创新团队和2个广西高校创新团队。目前实验室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集中于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公楼及实验楼,实验室拥有3 MV串列静电加速器、200 kV加速器质谱仪(GXNU-AMS)大型科研装置,拥有14C/3H制样系统、中大型科学计算服务器、飞秒激光器、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高纯锗谱仪等科研设备。
实验室成员在我国新核素合成和冲击新元素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合作研发用于反冲衰变标记技术的全波形采样的数字化数据获取系统,实现了实验数据的无死时间记录。另辟蹊径通过建立新理论方法预言合成超重元素的最佳反应能量,为冲击“中国元素”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共合作合成了220,222Np、214U、207Th、160Os、156W等6个新核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期完成的160Os、156W新核素的合成工作首次明确给出了中子数为82的中子壳在缺中子核素一侧的演化情况,同时使我国的新核素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核区。研究结果于2024年2月15日作为亮点论文(Highlights)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该工作同时入选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和物理亮点(Featured in Physics),并同时被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杂志在线报道。该工作发表后,央视新闻、科技日报等媒体发布了相关新闻报道,并在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网、光明网、学习强国等上百个媒体转载报道。
实验室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合作,与广西辐射监督站共同监测华龙一号海洋放射污染环境取得显著成果;与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合作开展了14C-AMS技术用于油田井间示踪的研究服务;与日本筑波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合作开展原地宇生36Cl-AMS技术对广西特色喀斯特地貌发育模式演化研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合作开展了地下水C-14测年研究;与广西茶叶科学研究所、百色市农村农业合作局及贵港市农村农业合作局合作开展广西野生古白毫C-14茶断代工作。为广西战略发展的产业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接我区九张创新名片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大健康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名片。